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制造为什么要向德国工业4.0方向发展?这里给你答案!
来源:
|
作者:PanYunKJ
|
发布时间: 2022-07-19
|
509 次浏览
|
分享到:
首先,德国设备先进和自动化生产线是世界著名的存在,可以说是在装备能力上有优势的制造业的骄傲和自豪。
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制造为什么要向德国工业4.0方向发展?要想知道答案,我们先来了解下德国制造的现状背景吧
首先,德国设备先进和自动化生产线是世界著名的存在,可以说是在装备能力上有优势的制造业的骄傲和自豪。
同时,德国严谨认真的作风,以及其独特的高等教育“学徒制”(co-op)模式,使得德国制造业的作风非常务实,理论研究与工业应用密切相关。
但德国长期以来一直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劳动力短缺是德国唯一低于创新驱动力国家平均水平的指标。
因此,德国被迫通过发展更先进的设施和高度集成的自动化生产线来弥补这一缺陷。
在德国,制造业通过以下方式解决问题:产生问题→由人(或设备)解决问题→巩固解决设备和生产线问题的知识和过程→自动解决或避免类似问题。
日本和德国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如果在生产线上经常发生材料分类错误,那么日本可以解决的有可能是改进材料识别颜色等,培训人员并建立审查制度。德国很有可能设计扫描码射频识别(RFID)自动分选系统,或者用图像+机械手自动分选。
例如,德国早已在机床中固定了误差补偿、刀具寿命预测、多轴同步算法、主轴颤振补偿等解决方案。D.这就是为什么德国在设备生产方面位居世界第一。除了自动解决生产现场的问题外,还可以观察到减少人为对企业管理和运营影响的努力。
很大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生产实施系统和自动发放系统等软件供应商来自德国。在这种情况下,很大一部分信息是通过软件自动和追溯性地记录和编程的,从而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
德国依靠出口设备和工业产品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回报,因为高质量和可靠的产品使德国制造商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品牌。
但近年来,德国也遇到了一个问题,即大多数工业品只能销售一次,结果卖给客户后,客户少了一个。与此同时,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生产和工业能力的提高,德国的市场日益缩小。
有鉴于此,德国开始意识到,出售设备比出售套餐更不划算,如果出售服务甚至更好。
德国提出了工业计划4.0,它是以德国通过整合生产系统中积累的知识系统而获得的系统产品为基础的,同时,以软件或工具的形式向客户提供在德国积累的知识,作为增值服务,为客户实现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这一点从德国工业4.0设计方案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的关键要素是“一体化”,包括纵向、横向和同心一体化,这太像德国的生产体系了,德国在其中拥有良好的技能,提供增值服务。
因此,德国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目标是利用知识进一步提高其工业出口的竞争力,并获得直接的经济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