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互联网制造也好,德国的工业4.0也好,其核心在于通过数字化的虚拟技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实现制造的“智能化”,所以,智能化才是工业4.0的核心所在。
什么是工业自动化?与工业4.0有什么区别?
美国的互联网制造也好,德国的工业4.0也好,其核心在于通过数字化的虚拟技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实现制造的“智能化”,所以,智能化才是工业4.0的核心所在。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在制造业领域,将各种资源、信息、物品和人融合在一起,相互联网的众多信息物理系统包括智能设备、数据存储系统和生产制造业业务流程管理,从生产原料到成品出厂,整个生产制造和物流管理过程,都基于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可视化的智能制造。
“工业4.0”强调通过网络与信息物理生产系统的融合来改变当前的工业生产与服务模式。物联网、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等相关技术是“工业4.0”的基础。
它意在将传统工业生产与现代1后忌技术相结合,将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并实现工厂智能化、生产智能化。
这不仅要涉及传统的互联网,也涉及现在正在发展的物联网,以及未来更加综合的网络服务平台。
而虚实融合系统要与其他系统进行对接,就需要与一个或多个云进行沟通,这样的系统─般需要用到传感器,也就是说它既能感知周边的环境信息,还能根据得到的指令,和环境有感知地进行互动。
2013年底,德国电器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发布了德国首个“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德国工业4.0的思路是:在工厂生产新的系统中,产品的组件直接与生产系统沟通,发出接下来所需生产过程的指令,这样将改变整个生产技术的使用,整个系统将更加智能,联网更加紧密,不同组件之间可以相互沟通,工作更快、做出反应更加迅速。
物联网、服务网以及数据网将取代传统封闭性的制造系统成为未来工业的基础。工业4.0将使得德国的工业生产的效率提升30%以上。
因此,德国工业4.0的概念远远超越自动化的范畴,工业4.0战略一旦变成现实,全球的制造业竞争格局将彻底颠覆,柔性化、个性化、智能化生产将成为主流。